12月25日, 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生涯规划视野下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转衔服务” 课题组对现有智障学生职业教育实践案例总结与反思。
在研究过程中,陈晓婷老师分享了周文娟和陈宇豪两位毕业生的就业案例。周文娟在职高表现优异,经推荐进入德企A实习后,又获推荐至另一家德企公司B外包的咖啡店工作。然而,因缺乏咖啡制作经验、工作安排不合理、职场氛围不友好以及家人不支持等因素,她最终就业失败。陈宇豪在实习期间表现良好,本有望被德企A正式录用,却因公司岗位紧缺被调至仓库搬运岗位,其身体状况难以承受高强度工作,加之父母支持不足,最终无奈放弃工作。

针对这些案例,课题组老师进行了全面分析。陆向萍、蒋萌、黄薛君、陈晓婷等老师分别指出周文娟案例中存在个人能力与适应问题、人际环境陌生、工作安排不合理、职场氛围不友好以及家人态度影响等问题。潘妍霖、刘洋、陆向萍等老师认为陈宇豪案例存在身体条件限制、岗位不匹配和家庭支持不足等因素。


基于案例分析,课题组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学校应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特点设置课程,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强化就业指导与实习管理,了解实习单位情况并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岗位适配;深化校企合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家长要协助职业规划,结合孩子情况制定规划;培养就业能力,模拟工作场景提高操作能力;给予心理支持,鼓励孩子积极面对困难;加强沟通协作,与学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树立正确就业观念,鼓励孩子积极就业。
此次课题研究形成了一份《智力障碍学生就业实践案例研究报告》,为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转衔服务提供了宝贵经验,强调了学校和家长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重要责任,也呼吁社会给予这一群体更多关注与支持,共同营造包容、友好的就业环境,助力智力障碍学生实现就业梦想,迈向自立自强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