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在义务教育入(转)学转衔、职业教育入学转衔以及职业教育社会转衔工作开展流程中,大多数的环节都需要学生家长充分了解流程概况并配合提供相应的资料以顺利进行。因此需要对三个阶段的学生需要准备、参与并完成的具体事务进行相应的说明和注释,从而使学生转衔更加有效、高效。 二、制定学业转衔宣传手册与招生制度 (一)修改与丰富《太仓市特殊需要儿童青少年转衔指导手册》初稿 1.陆向萍老师提出: (1)学校的课程分为校内学习、跟岗见习、校外实习三类,为了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相关的企业或机构开展参观体验等见习活动. (2)义务教育入(转)学流程应该是持有医学诊断证明、参与教育评估与安置、按照安置建议入学。 (3)参与教育评估与安置,需要与孩子共同生活、全面了解孩子情况的家长一起参加,便于在评估访谈时全面深入沟通孩子的基本情况;如孩子已经入学,原学校了解孩子情况的教师也需和家长一起陪同参加,便于评估安置的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 2.蒋萌老师提出: (1)指导手册应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义务教育入学转衔篇、职业教育入学转衔篇、职业教育社会转衔篇。 (2)按照评估结果入学,评估结果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孩子在自家房产所在学区的普通学校就读,入学条件及报名要求参照学区内普通学校;评估结果为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孩子在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评估结果为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的孩子在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根据孩子的特殊情况,由太仓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每周派团队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3.黄薛君老师提出: (1)明确有资质的公立医院包括哪些医院,可以有详细的医院指向,以及具体的门诊,如太仓市第三人民医院,经讨论可能造成误解,进而得出可以增加咨询电话和学校官网网址以及学校公众号的二维码。 (2)关于指导手册上的照片选用,避免使用学生真实照片,选择卡通制作宣传照片。 4.陈晓婷老师提出: (1)残疾证应由太仓市残疾人联合会签发,除了学生本人,还需要特殊青少年的监护人和初中相关教师陪同一起参加,监护人和教师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方便参与招生访谈。 (2)参与招生评估的学生按照学校的学位数择优录取。 5.刘洋老师提出: (1)在高二、高三两个时期经过家长同意后安排学生开展企业实习活动。 (2)学校教育结束后学生进入求职就业阶段,特殊学生的就业一般分为竞争性就业、支持性就业和庇护性就业三类。 三、形成《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招生制度》 为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领域的招生流程与制度,确保义务教育段、职业教育段的招生入学工作规范、有序,并充分满足特需儿童青少年的教育需求,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依据《2023年太仓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工作意见》的指导思想,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招生制度。 (一)招生制度内容 学校基本情况介绍:详细介绍学校的历史、办学理念,让家长和学生全面了解学校。 学校招生流程:明确招生流程,包括报名、资格审核、评估与安置、入学等环节,确保招生工作有序进行。 招生要求:明确招生对象、年龄范围等基本要求,确保招生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报名办法:详细说明报名时间、地点、方式以及所需材料等,方便家长和学生操作。 特需儿童青少年教育评估与安置:针对特需儿童青少年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与安置方案,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其发展的教育。 录取方法:明确录取标准、程序和公示方式,确保录取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 联系方式:提供学校招生办公室的联系方式,方便家长和学生咨询、了解相关信息。 (二)招生制度的时效性 及时发布:招生制度应在每年招生工作开始前及时发布,以便家长和学生提前了解、准备。 加强宣传: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加大招生制度的宣传力度,让更多有需要的家长和学生了解学校招生信息。 (三)招生制度的阶段划分 在招生要求、报名办法和评估与安置等方面,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教育阶段(非义务教育段、义务教育段、职业教育段)进行划分,确保各阶段招生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非义务教育段:针对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的特需儿童,重点考虑其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制定适合其发展的教育评估与安置方案。 义务教育段:针对小学高年级至初中的特需学生,注重培养其基础知识和生活技能,制定更加全面的教育评估与安置方案。 职业教育段:针对高中及职业教育阶段的特需学生,注重培养其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制定符合其职业发展方向的教育评估与安置方案。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将更好地服务于特需儿童青少年的教育需求,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