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
《生涯规划视野下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转衔服务研究》 |
课题类别 |
省级重点 |
立项编号 |
B/2022/04/04 |
出席对象 |
陆向萍 蒋萌 黄薛君 陈晓婷 刘洋 潘妍霖 |
地点 |
会议室 |
时间 |
2023.11.1 |
研究主题 |
课题研究课 |
所要解决问题 |
通过异质化分组的教学方式,解决部分学生不能充分有效融入课堂的问题。 |
研究方法 |
行动研究法 课例研究法 |
过 程 与 思 考 记 录
|
一、前期观察与准备。 1. 观察职高班烹饪课、农业基础课、洗车课的基本情况,发现部分学生不能深度融入课堂。 2. 开展理论学习:协同教学法、异质化分组教学法,理解教学方法内涵,分析具体操作方式,确定采用异质化分组教学法,帮助更多的学生参与和融入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3. 制定观察量表。根据烹饪课的教学设计板块,确定观察量表的内容、观察指标等,召开会议确定观察任务。 二、观课 1. 陈晓婷老师介绍教学方法、观察指标、分组情况等信息,带领学生开展相关准备工作。 2. 课题组成员开展课堂观察活动,用手机记录课堂典型片段,填写课堂观察记录表。 三、小组讨论 1. 陈晓婷老师说课并进行简单地教学反思。 2. 小组成员交流观察结果、以学思教,提出意见和建议。 (1)分组不明确问题 (2)操作过程中的细节及安全问题 (3)陪读家长对课堂的影响 (4)教师布置任务需更加明确 (5)教师引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凸显不足 3. 李健老师做总结 |
获 得 的 主 要 结 论 |
异质化分组有助于帮助更多的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师的分组情况、引导是否有效、陪读家长的干扰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
物化成果 |
1. 异质化分组观课记录表等课题研究课相关材料。 2. 论文 |

课题研究课(一)
烹饪——小吊梨汤
执教者: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 陈晓婷
上课时间:2023年11月
上课班级: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职高班
一、课题简介
1.课题基本信息:
《生涯规划视野下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转衔服务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立项时间:2022年12月;课题编号:B/2022/04/04;主持人:陆向萍,蒋萌;单位: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
2.核心概念界定:
(一)生涯规划理论 生涯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与生活的综合,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中的各种角色。生涯是综合人一生的活动,由每个阶段贯穿而成,每个阶段都需要提早规划,做好转衔。生涯既有阶段性,又具有连续性。舒伯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即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本课题中研究的生涯规划,是此视角下,智力障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容。
(二)智力障碍学生 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本课题中的智力障碍学生特指在本校就读并能够参与职业教育的学生。
(三)职业教育转衔服务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本课题中的职业教育是指面向智力障碍学生,为其顺利参与就业所提供的教育。
转衔是一种生活形态和生涯阶段的转变。转衔是否顺利,是个人顺利适应社会和生活的关键。本校课题研究的职业教育转衔服务,具体指的是智力障碍学生在参与职业教育前、中、后三个时期,学校提供的一系列转衔服务。
本课题研究的是为参与职业教育的智障学生提供教育层面的转衔服务,具体帮助障碍学生从义务教育过渡到职业教育、从职业教育过渡到社会生活的支持和辅导。
(四)生涯规划理论下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转衔服务研究 在生涯规划理论指导下,对智力障碍学生参与职业教育前、中、后的一系列转衔服务开展研究,形成招生、教学、安置、评价一整套做法,目的是让智力障碍学生顺利参与职业教育,掌握职业技能,参与社会分工,提升个人和家庭的幸福感,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3.研究目标:
1.理性认识生涯规划理论下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转衔服务的内涵、特点、价值和原则。
2.构建以生涯规划理论为指导的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转衔服务体系,包括招生、教学、安置和评价等环节。
3.形成适合不同障碍程度的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4.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其毕业后参与社会分工奠定基础,增强学生和家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研究内容:
1.生涯规划理论下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转衔服务的文献研究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掌握生涯规划理论下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转衔服务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理性认识生涯规划理论和职业教育转衔服务的内涵和价值。撰写文献综述,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生涯规划理论下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转衔服务的现状研究。
通过调查了解我校职业教育转衔服务的现状,包括家长的意愿、学校的难点和困惑、社会(用人市场)的需求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情况等,撰写调查报告,旨在研究过程中消除限制,打通壁垒,为智力障碍学生参与职业教育并顺利就业解决关键问题。
3.生涯规划理论下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转衔服务实践研究。
(1)生涯规划理论下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转衔服务体系研究。
转衔服务体系由转衔机制和支持模式构成。转衔机制分为两个阶段:学业转衔和就业转衔。
学业转衔指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过渡,通过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招生办法,让有意愿、有能力的智力障碍学生享受职业教育,实现教育公平。
就业转衔指从职业教育到社会分工的过渡,通过开发岗位、安排企业参观与实习、签订就业协议、追踪支持等措施,让更多的智力障碍学生参与社会分工。
完成两个阶段的转衔服务后,要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价,以完善机制。
支持模式根据就业类型,分为庇护性就业、支持性就业、一般性就业三类。这套模式根据影响学生就业的因素,通过评估为学生匹配合适的安置方式和地点,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当学生情况变化时,可以调整就业类型和支持方式。
(2)生涯规划理论下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评估体系研究。
此评估体系分为两个部分:招生评估和就业评估。招生评估指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过渡,通过建立招生评估系统,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得出职业教育适应性结果,为职业教育提供参考,实现校内预安置。就业评估指从职业教育到社会分工的过渡,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相关评估,匹配适合的岗位和支持模式,帮助学生完成就业转衔。
(3)生涯规划理论下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该体系由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构成。校内课程包括国家规定的课程和地方特色的课程。校外课程包括企业参观和实习。通过明确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以课程为载体,全面培养学生能力,为顺利就业做好准备。
(4)生涯规划理论下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转衔服务实践案例研究。
选择转衔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案例研究,总结经验和不足,编写案例集,从点到面,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动态依据和有效性说明。
二、研究课说明
1. 研究主题:生涯规划理论视野下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课堂任务驱动下的异质化分组教学法探索
2.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生涯规划理论视野下,学生的每个生长阶段都需要提早规划,做好转衔。为了让智力障碍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个人和社会生活,提升自我服务及社会适应能力,职高班开设了烹饪课。经过前期课堂观察,由于职高班学生能力差异较大,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两级分化”严重。能力好的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程参与,但能力较差的学生一直处在“观望”状态,不能深入地参与课堂、学到技能。本课旨在通过探索异质化分组的教学方式,让B、C 组的学生深度融入课堂,与A组学生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
3.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
劳动教育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掌握生活必备劳动技能,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本课所教学的小吊梨汤,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甜品,深受大家喜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注重学生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运用技能,并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动手的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4. 理论、理念说明:
(1)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教育观。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教育观认为教育既承载于劳动,又服务与劳动。一方面教育能提高劳动能力,另一方面劳动承载着教育功能,能使人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拓展自己的才能和实现自己的成长。
(2)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思想道德、得力、身体和审美素养方面得到培养,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与技巧,并乐于劳动、享受劳动。
(3)差异教学理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利用和照顾学生个体差异,以促进学生最大发展为教学目标,多元化弹性组织管理的教学。
三、课堂活动
职高班烹饪课——小吊梨汤
【学情分析】
A组 |
倪宸禹 |
能够熟练使用刨皮刀和刀具,在烹煮过程中能够注意卫生问题。能在自己的工作完成后,主动帮助搭档。 |
徐梓文 |
能够独立完成老师下达的指令,工作认真,在工作中能够主动帮助搭档。刨皮刀和刀具使用仍然不是特别熟练。 |
闵明睿 |
能够独立完成老师下达的指令,在工作中能够主动提醒搭档要做什么。刨皮刀和刀具运用比较熟练。 |
B组 |
陆何昕怡 |
能够正常使用刨皮刀,但是速度比较慢。使用刀时不太熟练,不太敢使用刀具。对于烹饪步骤不是很熟悉,能够配合搭档一起完成烹煮。 |
王雅婷 |
能够正常使用刨皮刀,但是速度比较慢,不太敢使用刀具。在烹煮过程中能够主动配合搭档完成指令,同时很注意卫生。 |
吴兴峰 |
工作认真,熟悉烹煮步骤,在烹煮过程中能够主动配合搭档完成指令,但是刨皮刀和刀具使用仍然不是特别熟练。 |
何君豪 |
熟悉烹煮步骤,在烹煮过程中能够配合搭档完成指令,但是无关语言很多,有时不知道自己该干嘛。刨皮刀和刀具使用仍然不是特别熟练。 |
胡津津 |
熟悉烹煮步骤,在烹煮过程中能够配主动合搭档完成指令。刨皮刀和刀具使用仍然不是特别熟练。 |
C组 |
陈君悦 |
不愿意完成老师下达的指令,不会使用刨皮刀和刀具,经常有游离在课堂外。 |
【课堂分组】
一组:胡津津(B)、王雅婷(B)
二组:倪宸禹(A)、吴兴峰(B)、陈君悦(C)
三组:徐梓文(A)、何君豪(B)
四组:闵明睿(A)、陆何昕怡(B)
【教学目标】
A组:1.知道小吊梨汤的主要食材,知道烹煮的步骤。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食材的准备和处理。
3.在烹煮的过程中能够注重团队合作,主动帮助不熟练的 同学,享受烹饪的乐趣。
B组:1.知道小吊梨汤的主要食材,知道烹煮的关键步骤。
2.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食材的准备和简单处理。
3. 在烹煮的过程中能够注重团队合作,主动配合搭档,享受烹饪的乐趣。
C组:1.能分辨小吊梨汤使用的食材。
2.能够尝试参与课堂活动,愿意做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
3.体验烹饪的乐趣。
【教学准备】
工具准备:常用的锅具、刀具、碗碟
食材准备:梨、银耳、百合、陈皮、红枣、枸杞、冰糖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
1. 学生洗手,穿好围裙,带好口罩。
2. 回忆小吊梨汤会用到什么食材。
3. 回忆小吊梨汤的主要步骤。
二、实操
1.红枣、百合干洗净,浸泡40分钟。
2.将银耳提前泡发,撕成小朵。
3.梨搓洗外皮,去蒂,切成小块,备用。
4.陈皮用开水冲泡5-1秒去尘醒皮,捞出,切成条状备用。
5.将梨、银耳放入炖锅,加水煮,煮开后转小火炖40分钟。在炖煮过程中,红枣、百合干、陈皮、话梅、冰糖按照烹煮顺序放入炖锅,最后放入枸杞,再炖5分钟,完成!
三、结束课堂。
1.清洁锅具、刀具、碗碟。
2.清洁台面。
3.梨汤装杯。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重点课题《生涯规划视野下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转衔服务研究》
课题研究主题课 课堂观察量表
上课班级:职高班 上课教师: 陈晓婷 观察对象: 观察教师:
活动流程 |
观察指标 |
教的行为 |
学的表现 |
以学思教 |
一、组织课堂 1. 洗手、穿戴围裙、口罩。 2. 复习所用食材。 3. 复习主要步骤。 |
1. 教师进行异质化分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2. 组内互助回答问题。 |
|
|
|
二、制作实操 1. 准备和处理食材。 2. 烧开水。 3. 将食材依次放入锅中炖煮 |
1. 教师引导,突出学生以任务为驱动的主体作用。 2. 学生组内分工互助完成任务。 3. 每位学生都有实操机会。 |
|
|
|
三、收尾工作 1. 清洁用具。 2. 清洁台面。 3. 成品包装。 |
1.学生组内分工互助完成任务。 2.每位学生都有实操机会。 3.教师指导与评价到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