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课题研究新闻:课题凝“思” “研”之有效——9月课题研究会议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09-28      来源:     浏览次数:

为了更好推进智力障碍学生的就业转衔工作,理清影响职业转衔的各种因素,9月27日下午省重点规划课题“生涯规划视野下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转衔服务研究”课题组召开了9月课题研究会,出席会议的有课题主持人陆向萍副校长和蒋萌主任以及各个子课题组长。本次会议分析了讨论了暑期转衔工作个案失败的原因,总结了失败经验。

 

会议上,蒋萌主任首先介绍了本次个案研究对象——小娟的家庭情况和她转衔到某企业咖啡厅实习时工作受挫辞职的具体过程。

介绍完毕后,课题组成员对个案转衔失败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蒋萌主任从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个层面分析总结了小娟转衔失败的原因:

学校层面:

1.追踪不利,没有做到提前了解和把握小娟实习受阻的具体情况。

2.教育不利,当小娟在校时,老师和同学对她过于包容,遇到的挫折较少,学生耐挫力低。

3.受朋友影响。小娟有一个因为自身性格原因而无法就业的朋友,她们在交流过程中,小娟难免收到影响,降低工作积极性。

家庭层面:

1.主观原因:家长对学校不信任,不能积极配合学校的转衔工作。

2.客观原因:由于文化水平有限,不了解企业的管理方式。

社会层面:

1.某心智障碍工厂:担任多重身份且身份不明确。

2.某企业咖啡厅:从心理及物理环境没有充分做好接纳障碍学生的准备。


黄薛君老师分析了在正式的转衔工作之前存在的不利因素:

1.学校与某心智障碍工厂接触,较少与学生真正实习的企业接触,学校没有在学生与企业之间做好桥梁作用。

2.学校环境相对封闭,家庭和学校包办较多。

3.老师对企业中学生承担的工作不清楚。


陆向萍副校长分析了对于当前转衔工作发展并不完善的地方:

1.某心智障碍工厂的人际关系和物质环境对于障碍学生相对友好,但是其他企业对于障碍学生接纳层度不高。

2.学生毕业后,学校对于毕业生的支持有限。

3.学校对于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不明确,对学生实际工作的环境不了解。


陈晓婷老师分析了日常教学中影响转衔工作的因素:

1.实训课时,教师对于学生的包容性较高,无法真正模拟社会场景。

2.教师由于职业特殊性不了解企业职场情况,对于学生的职业教育容易造成内容“假大空”的情况,脱离学生实际需要。

最后,对于分析结果,课题组成员对于今后的职前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1.在校时,要对类似小娟一类能力较好的学生提高要求。

2.增进老师和家长对于企业运营和管理方式的了解。

3.学生要多走出去,多接触社会。利用好社会实践课,让学生适应真实的社会环境。

4.学校帮助企业在接纳障碍学生前要做好心理和物质环境准备。


研究促进步,反思育成长,本次会议细致深刻地剖析了暑假转衔失败的原因,为今后的职业教育转衔服务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