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主持人陆向萍副校长从研究背景、研究价值、概念界定、理论支撑、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预期成果七个方面对课题“生涯规划理论下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转衔服务研究”向各位领导专家做了详细阐述。 2.汇报结束后,与会专家就课题进行了论证指导,对课题的开展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后续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 陈书记建议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计划的背景下,课题采用案例研究法使用“一人一案”的方式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从而使研究过程更加清晰;在课程建设方面,陈书记提出“幸福人生素养课程”的理念及基本架构,从而使课程内容研究更加扎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对于课程评价,建议在学校“十三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七色评价体系”的方法,进一步完善与创新,使评价更扎实有效。 韩主任在正式论证之前首先肯定了学校的硬件建设,突出了特殊教育功能,体现了特殊教育内涵,希望学校以课题为抓手,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 其次,韩主任建议课题组在深度解读课题核心关键词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宽眼界,将最主要的“转衔”工作做深、做实。 韩主任提出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做好“制度转衔”“课程转衔”“家校转衔”“校社转衔”四个方面的转衔研究工作。在“制度转衔”研究中,要重点厘清两个阶段评估之间的联系,深度挖掘评估价值;在“课程转衔”研究中,在落实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四个类型的课程,即职业教育素养课程、职业岗位定制课程、职业体验场课程、职业技能微视课程;在“家校转衔”研究中,可以开发一套家长指导手册,帮助家长树立意识、做好配合,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在“校企转衔”研究中,要充分利用已有政策,主动对接相关单位,调动多方力量为特殊儿童青少年服务。 王七林书记对此次开题论证进行了总结性发言。王书记建议本课题以“幸福人生目标导向”“职业生涯发展定轨”“多维转衔服务助力”为三维目标,希望课题组通过深入扎实的课题研究,为特殊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3.陆向萍副校长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后期,全体课题组成员将认真学习并修改课题方案,在此基础上将每一步研究落到实处。在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中,努力做好课题研究,促进特殊学生未来的更好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