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课题研究记录表: 利用“分组协作教学”构建通用型“活力特教课堂”的有效性研究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12-30      来源:     浏览次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基于学习通用设计理念构建“活力特教课堂”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太仓规划

立项编号

L2022063

出席对象

高俊、杨星童、张谦、张晓芳李敏

地点

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

时间

20231229

研究主题

利用“分组协作教学”构建通用型“活力特教课堂”的有效性研究

所要解决问题

利用“分组协作教学”构建通用型“活力特教课堂”的有效性

研究方法

课例研究法







20231129日,太仓市特殊教育基于学习通用设计理念构建活力特教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在本校职高班《面点制作》课程中引入了分组协作教学的新模式进行了利用“分组协作教学”构建通用型“活力特教课堂”的有效性研究,为特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提供充分发展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由高俊老师执教《面点制作》一课,为了充分提高特殊学生课堂参与率,提升特殊学生的学习效率采用分组协作教学方式满足特殊需要学生参与课堂的需求。

分组协作教学,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组策略,如同质分组或异质分组,来调整教师的教学引导方式和评价方式。在《面点制作》课程中,教师将学生按照能力水平进行同质分组,确保每组学生能够共同进步。教师鼓励学生们在组内积极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然而,分组协作教学在常规课堂中由于场地限制、学生人数较多、教师精力有限等原因,容易流于形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职高班在实施分组协作教学时,充分利用同学间的互助和监督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在学习评价上,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职高班也进行了创新。他们引入了即时、全面的分组教学评价机制,既重视小组的整体表现,也不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点制作技能。

通过分组协作教学,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职高班的《面点制作》课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学生们不仅掌握了面点制作的基本技能,还在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他们变得更加自信,更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

总的来说,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职高班的《面点制作》课程通过引入分组协作教学的新模式,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特教课堂。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促进了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创新教学方式在特殊教育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获得的主要结论


利用“分组协作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对培智学校手工制作以及劳动技能课程的课堂建设由良性作用,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小组间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相互帮扶学生在课堂中都得到相应的技能提高和施展

物化成果

利用“分组协作教学”构建通用型“活力特教课堂”的有效性的课例《面点制作》相关观察量表及案例







上课课题:面点制作

执教者: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高俊;上课时间: 20231229日;上课班级: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职高班

一、课题简介

1. 课题基本信息

基于学习通用设计理念构建“活力特教课堂”的实践研究》》;太仓市十五教育规划课题;立项时间:20229月;编号:L2022063;主持人:高俊;单位: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

2. 核心概念界定:

学习通用设计:学习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简称UDL),一些研究者也将之称为是通用课程的学习设计(Universal Curriculum Design For Learning),是一种设计所有学生都可参与的课程的方法。UDL鼓励“设计教学材料和活动,让在看、听、说、移动、阅读、书写、理解英语、注意、组织、参与以及记住等能力上有很大差异的个体能够达到学习目标,而不需要对课程进行反复调整以满足特殊需要”(Orkwis1999)。帕雷(Palley2002)认为,UDL的概念就是相互交叉,即所有的改革措施一起开展,这些改革措施包括整合单元、多感官教学、多元智能、差异化教学、在学校中使用计算机、基于表现的评估以及其他措施等。

此处我们所研究的学习通用设计应该是“为满足所有残障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的差异性学习需求,以充分掌握学情为基础,通过实施调整课程形态、改变素材呈现形式、提供教学支撑、营造有利学习环境等技术措施,保障所有残障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参与度的一种课程设计方法。

活力课堂:活力课堂本质上指向的是一种全方位激发师生课堂教与学的生命活力、全过程优化教育教学环节、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生态效益、最大限度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教学理论体系。

活力特教课堂:活力特教课堂也应该有“活力课堂”的所有特征,强调关注课堂中满足特殊儿童的个性化教育需求,提供个别化的支撑手段辅助学生学习;创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促进知识技能与生活紧密联系;针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提供弹性教学内容满足其学习需求以及多样化的评价;满足特殊儿童高质量的课堂参与学习效果需要的“活力课堂”(结合专家意见做新的阐述)

基于学习通用设计理念构建“活力特教课堂”的实践研究:利用学习通用技术的理念和技术手段为特教课堂(校以中重智力残疾儿童重度的自闭症患儿、多重障儿童和重度的情绪行为障碍儿童为主的培智教育课堂)提供支撑和辅助以满足不同个体需求。构建学生参与度高、学习兴趣浓、学习效率高、知识应用广、有于指导生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活力课堂,并对课堂建设进行实践研究。


3.研究目标:

1.形成学习通用设计、活力特教课堂体系及相互关系方面理性认识

2.构建出基于“学习通用设计”理念下“活力特教课堂”样态。

3.探索出基于学习通用设计构建“特教活力课堂”的方法与策略

4.形成基于学习通用设计构建“活力特教课堂”教学案例集。

4.研究主要内容:

1.基于学习通用设计理念构建‘活力特教课堂’基础研究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我校特教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活力课堂”建设现状,以及构建“活力特教课堂”所必要的相关理论储备。通过文献研究厘清学习通用设计、活力特教课堂相关的教学理念、内涵特征及相互关系。

2.基于“学习通用设计”理念下“活力特教课堂”样态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是归纳总结基于“学习通用设计”理念下“活力特教课堂”中教师针对某一教学主题,提出个别化分层目标、提供多样化支撑手段、营造生活化教学场景、利用弹性教学内容的教的样态和学生学的样态以及符合实际的教学评价样态和学习评价样态的研究。(结合专家意见做新的阐述)

3.基于学习通用设计构建“特教活力课堂”的方法与策略研究

   主要研究课前基于学习通用设计理念学业评估、个别学生特殊教育需求的评估和解决方案的研究,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制作方法与策略研究,课堂中基于学习通用设计理念教学活动设施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课后基于学习通用设计理念学生学习多元化评价的手段与标准的研究。

4.基于学习通用设计构建“活力特教课堂”教学个案的研究。

主要研究基于学习通用设计构建不同学科的“活力特教课堂”的教学活动个案研究。学生在基于学习通用设计构建的“活力特教课堂”中学习效果个案研究,教师在基于学习通用设计构建的“活力特教课堂”中教学有效性个案研究。(结合专家意见做新的阐述)

二、研究课说明

1. 研究主题利用“分组协作教学”构建通用型“活力特教课堂”的有效性研究

2. 需解决的问题:

1分组协作是否能提高对活力特教课堂”建设中的学生参与度。

2分组的方法和学生评价的方法研究。

3. 本节课设计意图:

通过分组协作的课堂组织方法结合通用设计理念制作教学活动方案,充分考虑特需儿童的需求差异,满足不同认知层次儿童的学习需求。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将特需儿童的需求纳入到教学活动环节中。为特需儿童学习参与教学活动给与支持和机会保障。

4.理论、理念说明:个别化教育理论。是植根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基础上,变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为以学生为中心、真切关照每个学生潜能开发、个性发展的教育。

5.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法,课例研究法

、课堂教学设计

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校本课程活动记载表

科目:( 劳动技能                     教师:(  高俊 )

周次

17

时间

2023 12 29

内容

面点制作(活动流程)

简要

活动

过程

活动一:课前指导

A合理安排工作;

A1讲解每项工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A2.

活动二:分组分工

B分组分工;

B1依据学生特长安排分组分工准备工作;

活动三:制作

C督促学生依据次序劳动;

C1.按照关键步骤要求学生工作

C2.个别指导学生;

活动点评与奖励

D 工作效果点评

D1.点评代表性和针对性

D2.根据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给每个学生打分。发放代币奖励。


职高班面点制作任务分工表

执教者: 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 高俊 执教课题:面点制作

分组名称

人员

组长

备注

备注

馅料组

徐梓文、倪宸宇

徐梓文

馅料称重20克一剂,将分好的馅料搓圆。将准备好的馅料送达制作组。

徐梓文分团称重,倪晨宇搓团和运送。

面剂组

何君豪、王雅婷

何俊豪

面团称重50克一剂,将分好的面团搓团。将准备好的馅料送达制作组。

何君豪分团称重,王雅婷搓团和运送。

制作组一

张佳萍、吴兴峰

张佳萍

制作有馅料馒头。

揉面、制皮、包馅儿、入笼。

制作组二

闵明瑞、陆何昕怡

闵明瑞

制作“花卷”。

擀皮、刷油、撒盐、洒葱、折叠、切开、整形、入笼。

杂务组

陈君悦、胡晶晶

胡津津

铺笼布、送笼屉、盖笼盖。

铺笼布、送笼屉、收满笼、盖笼盖。

核算组

张佳萍

张佳萍  

积分算委员会核算积分,发放相应代币。


姓名

张佳萍

闵明瑞

吴兴峰

徐梓文

王雅婷

胡津津

倪宸宇

陈君悦

何君豪

陆何昕怡

汇总

积分












奖励金额












课堂评价及奖励积分

四、研究反思

(说明:基于理论学习、课堂实践、课堂观察和课题组研究意见等,形成对本课所需解决问题的正确认识与应对策略,以及后期课堂研究的主题、策略等方面的思考。不少于1000字,可另附页

在为培智学生教授《面点制作》这劳技课后,我深感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尤其是分组协作法的运用,对于这些特殊孩子在参与度及合作意识方面有着显著的影响。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深入反思。

首先,分组协作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培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些学生往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表现得较为被动,但分组协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和舒适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通过与小组成员的互动,学生们逐渐放下了心中的防备,开始主动参与到面点制作的过程中。

在实际操作中,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了不同的面点制作任务。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面点制作。这种团队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面点制作的过程中。

同时,分组协作还有助于提升培智学生的相互合作意识。在面点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这种合作不仅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了面点制作技能,更培养了他们与人合作、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在团队合作中,学生们学会了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增强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分组协作的效果,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互动环节和激励机制。例如,可以组织各小组之间进行面点制作比赛,激发学生们的好胜心和创造力;还可以设置一些团队任务,让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实践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教师还需要密切关注各小组的合作情况,及时调解矛盾和冲突,确保团队合作的顺利进行。

然而,分组协作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挑战。例如,一些学生在面点制作方面可能存在较大的困难,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同时,教师还需要密切关注各小组的合作情况,及时调解矛盾和冲突,确保团队合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我注意到在分组协作过程中,一些学生可能会过分依赖团队成员,而忽略了个人努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鼓励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同时也鼓励他们积极寻求自我提升。

总的来说,《面点制作》课程中的分组协作方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还提高了学生的面点制作技能。然而,作为教师仍需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这些特殊学生的学习需求。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能够让这些孩子在劳技课上收获更多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