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课题研究记录表:政社协同理念如何融入融合教育的日常教学和管理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12-18      来源:     浏览次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政社协同视域下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有效运行机制研究

课题类别

苏州规划

太仓重点

立项编号

2021/LX/02/255/03

GZZ202110

出席对象

王燕、李健、高俊

地点

报告厅

时间

20241218

研究主题

政社协同理念如何融入融合教育的日常教学和管理

所要解决问题

1.资源教师在政社协同背景下的角色定位与职责不清,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特学生教育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

2.资源教师缺乏系统的政社协同理念培训,难以有效整合政府、社会、学校及家庭等多方资源,为特学生提供全面支持。

3.资源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如何将政社协同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和管理中缺乏具体指导和实践经验。

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







20241218日,太仓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王燕、李健和高俊三位老师在港城小学对浮桥中学、港城小学和时思幼儿园的融合教育分管领导、资源教师进行了关于融合教育理念如何落实在日常教学和管理的培训。

培训开始前,王燕校长首先明确了培训的目标和意义。她强调,政社协同理念对于融合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紧密协作,才能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因此,她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够增强教师们的政社协同意识,提升他们的协作能力。

接着,李健老师开始了正式的培训内容。他先从理论上讲解了政社协同的基本理念、原则和实践模式,让教师们对政社协同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他结合港城小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学校在融合教育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政社协同理念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为了加深教师们的理解,李老师还分享了一些成功的政社协同案例,让教师们看到了政社协同在实践中的成果和效果。

在培训过程中,高俊老师则注重与教师们的互动和交流。他组织教师们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探讨政社协同理念在日常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同时,他还鼓励教师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这种互动式的培训方式,不仅激发了教师们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培训结束后,三位老师对培训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总结。王燕校长认为,这次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教师们对政社协同理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她也意识到,要将政社协同理念真正融入融合教育的日常教学和管理中,还需要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

李健老师则提出,未来可以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比如邀请更多专家学者进行讲座、组织教师们进行实地考察等,以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他还建议学校建立政社协同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政社协同理念能够在融合教育中得到持续、有效的应用。

高俊老师则强调,要加强与教师们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然后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他认为,只有真正走进教师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融合教育的不断发展。

通过这次培训,王燕、李健和高俊三位老师不仅提升了教师们对政社协同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也为港城小学融合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他们相信,在政社协同理念的引领下,港城小学的融合教育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获得的主要结论


(一)明确各方角色和职责:

1.学校管理者主动与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建立联系,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

2.特殊教育资源教师和普通教师共同协作,为特殊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

3.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与学校形成合力。

4.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增强各方对政社协同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有效沟通和协作。

(二)加强对教师的政社协同理念培训:

1.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研讨,为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2.组织教师参加实地考察、志愿服务等活动,亲身体验政社协同的实践过程。

3.建立教师互助小组,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共同提升政社协同能力。

(三)建立有效的政社协同机制:

1.学校与政府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融合教育政策、规划和发展目标。

2.学校积极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各类教育项目和服务活动,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支持。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建立家校共育机制,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物化成果

《政社协同理念如何融入融合教育的日常教学和管理》主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