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融合教育教学质量,2022年11月17日,太仓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五位课题组成员来到新湖幼儿园融合教育课题组老师们共同商议幼儿园融合教育教学课例的基本要求。


本次会议共分为两个部分,首先,五位课题组成员与新湖幼儿园的老师共同分为三组,就指导中心提出的教学设计进行讨论。随后,各组就自己关心的话题进行集中分享,共同商议解决。


王潇逸老师认为“学情分析”用“幼儿经验分析”来更加合理,教学目标的第一个是一般学生目标,没有问题,第一块学生的姓名比较倾向于孩子的化名,特殊需要教育支持针对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左边教学过程,右边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以备注的方式进行呈现更好。
顾羽双指出学情分析这一块,幼儿园设计教案的时候更偏向于设计意图,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分析特殊需要幼儿的经验,希望在这一节活动中获得哪些方面的经验,提前进行梳理。第二块活动目标,一般学生目标和特殊需要学生目标都需要一个总的目标,分析经验的缺失,特殊A特殊B幼儿需要什么样的目标,我们疑惑的是特殊需要学生的支持策略放在目标里提前分析还是放在教学活动中。
徐露谈分析指出,单独阐述特殊需要学生的学情分析,对于每一个领域方面,比如语言、动作发展等,到底需要哪些发展。教学过程只需要备注即可,在评议表中,“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这一条比价笼统,应当凸显特殊需要学生的具体表现。
周培雯指出我们刚刚提到的都是大部分特殊需要学生的表现,对于个别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教案的分析、支持里面有一个体现。在以后可以针对幼儿园的专门出一份相应的格式。

最后,大家就融合教育幼儿园教学设计标准进行了总结分析
徐露咨询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教育需要幼儿,如何针对不同的方面制定?
指导中心的李健老师回复,教学设计需要依据特殊教育需要幼儿动作发展、精细动作等领域进行分析,老师需要确定目标是不是符合该幼儿的特殊教育需要,分析是否到位,整体环环相扣。另一方面需要结合教学评议表,不需要写太细,不好操作。
王春花总结到在开展不同领域的活动时,某特殊需要幼儿不在这一领域,看不到孩子的表现和发展,有针对地进行分析。教学过程中呈现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教师的教育支持。
本次活动从案例交流、教学设计注意事项和课堂教学评议表几方面开展,老师们围绕按案例展开了分组交流分享,结合教学设计注意事项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进行讨论,一起探讨了采用什么样的案例规格比较合适。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对特殊教育需要幼儿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教学评议表的撰写有了一个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