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课题研究记录表:政社协同视角下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流程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2-28      来源:     浏览次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政社协同视域下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有效运行机制研究

课题类别

苏州规划

立项编号

2021/LX/02/255/03

出席对象

王燕、李健

地点

东安

幼儿园

时间

2025227

研究主题

政社协同视角下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流程

所要解决问题

如何依托学校、指导中心以及专家资源建设融合教育资源中心

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法







一、参观资源教室:

徐园长带领王燕校长和李健老师参观了东安幼儿园资源教室的地理位置,并介绍了目前的设施设备情况。

参观过程中,徐园长提到了第二天苏州幼儿高等师专的专家将到幼儿园视察融合教育的工作安排。

二、讨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

徐园长表达了对于如何有效利用专家视察机会的困惑,不确定应该向专家提出哪些问题。

王燕校长从幼儿园的规划设计角度出发,建议首先筛查出幼儿园内的特需儿童,然后结合现有的康复设备,分析并确定需要增加的设施设备。

李健老师补充提出,可以向专家咨询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哪些儿童算作特需儿童,以明确融合教育的服务对象。

在为特需儿童提供特需支持时,如何有效规避特需儿童家长的顾虑和担心。

如何争取其他普通儿童家长的支持,以营造包容和谐的融合教育环境。

三、交流意见与反馈:

徐园长对王燕校长和李健老师的建议表示非常感谢,认为这些建议对于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非常有帮助。

徐园长表示,将在各位专家领导的支持下,积极推进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工作,努力为特需幼儿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思考记录:

政社协同的重要性:本次会议再次强调了政社协同在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中的关键作用。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以及专家资源之间的紧密合作,是确保融合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

问题导向的研究方法:通过明确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特需儿童的筛查、设施设备的配置、家长的支持等,可以使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专家资源的有效利用:专家视察是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通过向专家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获取专业的指导和建议,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获得的主要结论


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需明确服务对象:

首先需要对幼儿园内的儿童进行筛查,明确哪些儿童属于特需儿童,以便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特需支持。

设施设备的配置需结合实际需求:

在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应结合现有的康复设备和特需儿童的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和配置设施设备。

家长的支持是融合教育成功的关键:

在为特需儿童提供特需支持时,需要有效规避特需儿童家长的顾虑和担心,同时争取其他普通儿童家长的支持,以营造包容和谐的融合教育环境。

政社协同是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的重要保障:

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以及专家资源之间的紧密合作,对于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和运营至关重要。

物化成果

政社协同视域下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流程研究——以东安幼儿园为例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政社协同视域下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流程,以东安幼儿园新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考察、专家咨询和深入讨论,本文揭示了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融合教育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政社协同;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流程;东安幼儿园

一、引言

随着特殊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融合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作为支持特需儿童教育的重要平台,其建设流程和管理机制对于融合教育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本文在政社协同的视域下,以东安幼儿园为例,探讨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流程。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融合教育强调所有儿童都有权在普通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无论其是否存在特殊需求。然而,融合教育的实施需要充分的资源支持和专业的指导。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为特需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和服务。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东安幼儿园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过程,旨在揭示政社协同在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其他幼儿园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采用实地考察、专家咨询和深入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实地考察:研究者前往东安幼儿园,参观资源教室的地理位置和设施设备,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情况和融合教育的现状。

专家咨询:在东安幼儿园的安排下,研究者与苏州幼儿高等师专的专家进行了交流,就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深入讨论:研究者与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王燕校长和李健老师进行了多次讨论,就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流程、关键问题以及解决策略达成了共识。

四、东安幼儿园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流程分析

筛查特需儿童: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首先需要对幼儿园内的儿童进行筛查,明确哪些儿童属于特需儿童。这是融合教育实施的基础,也是资源中心提供个性化支持的前提。

规划设施设备:根据特需儿童的实际需求,结合现有的康复设备,合理规划和配置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设施设备。这包括教学设备、康复器材、辅助工具等,以确保特需儿童能够得到全面的教育支持。

争取家长支持:融合教育的成功实施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此,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顾虑,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政社协同合作: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协同合作。东安幼儿园在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过程中,积极与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苏州幼儿高等师专等机构合作,共同推动融合教育的实施。

五、关键问题与解决策略

在东安幼儿园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以下关键问题:

特需儿童的筛查标准不明确: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建议制定明确的筛查标准,确保所有特需儿童都能被及时识别和纳入融合教育体系。

设施设备配置不足: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建议政府加大投入,为学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学校也应积极争取社会捐赠和赞助,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家长支持不足: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建议学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增进家长对融合教育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学校还应为家长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融合教育的实施。

六、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东安幼儿园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流程的分析,揭示了政社协同在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协同合作;同时,也需要明确特需儿童的筛查标准、合理配置设施设备、争取家长的支持等。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机制,为融合教育的实践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同时,我们也希望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能够更加关注和支持融合教育的发展,为特需儿童创造更加公平、包容的教育环境。